1、檢查表
檢查表又稱調查表,統(tǒng)計分析表等。檢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簡單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。但或許正因為其簡單而不受重視,所以檢查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少。
2、排列圖法
排列圖法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。制作排列圖的步驟:收集數據、進行分層,列成數據表、進行計算、作排列圖。
3、因果圖法
因果圖又叫特性要因圖或魚骨圖。按其形狀,有人又叫它為樹枝圖或魚刺圖。它是尋找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有效工具。
4、分層法
分層法又叫分類,是分析影響質量(或其他問題)原因的方法。我們知道,如果把很多性質不同的原因攪在一起,那是很難理出頭緒來的。其辦法是把收集來的數據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類,把性質相同,在同一生產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在一起。這樣,可使數據反映的事實更明顯、更突出,便于找出問題,對癥下藥。
5、直方圖法
直方圖(Histogram)是頻數直方圖的簡稱。它是用一系列寬度相等、高度不等的長方形表示數據的圖。長方形的寬度表示數據范圍的間隔,長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給定間隔內的數據數。
6、控制圖法
控制圖法是以控制圖的形式,判斷和預報生產過程中質量狀況是否發(fā)生波動的一種常用的質量控制統(tǒng)計方法。它能直接監(jiān)視生產過程中的過程質量動態(tài),具有穩(wěn)定生產,保證質量、積極預防的作用??刂茍D在實踐中,根據質量數據通常可分為兩大類七種:
計量型數據的控制圖
Xbar-R圖(均值-極差圖)
Xbar-S圖(均值-標準差圖)
X-MR圖(單值-移動極差圖)
X-R控制圖(中位數圖)
計數型數據的控制圖
P圖(不合格品率圖)
np圖(不合格品數圖)
c圖(不合格數圖)
u圖(單位產品不合格數圖)
7、散布圖法
散布圖法,是指通過分析研究兩種因素的數據之間的關系,來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相關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。在生產實際中,往往是一些變量共處于一個統(tǒng)一體中,它們相互聯(lián)系、相互制約,在一定條件下又相互轉化。有些變量之間存在著確定性的關系,它們之間的關系,可以用函數關系來表達,如園的面積和它的半徑關系:S=πr2 ;有些變量之間卻存在著相關關系,即這些變量之間既有關系,但又不能由一個變量的數值精確地求出另一個變量的數值。將這兩種有關的數據列出,用點子打在座標圖上,然后觀察這兩種因素之間的關系。這種圖就稱為散布圖或相關圖。
1、統(tǒng)計過程控制(SPC)
SPC是一種制造控制方法,是將制造中的控制項目,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,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準化,發(fā)掘過程中的異常,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,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。
2、測量系統(tǒng)分析(MSA)
測量系統(tǒng)分析(MSA)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復讀數的測量系統(tǒng)進行分析,評定測量系統(tǒng)的質量,判斷測量系統(tǒng)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。
3、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(FMEA)
潛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(FMEA)作為一種策劃用作預防措施工具,其目的是發(fā)現(xiàn)、評價產品/過程中潛在的失效及其后果;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潛在失效發(fā)生的措施并不斷地完善。
4、產品質量先期策劃(APQP)
APQP是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產品滿足顧客要求所需步驟的結構化方法。
5、生產件批準程序(PPAP)
生產件批準程序為一種實用技術,其目的是在第一批產品發(fā)運前,通過產品核準承認的手續(xù),驗證由生產工裝和過程制造出來的產品符合技術要求。
1、5W3H思維模式
(1) Why:為何—-為什么要做?為什么要如此做(有沒有更好的辦法)? (做這項工作的原因或理由)
(2) What:何事—-什么事?做什么?準備什么?(即明確工作的內容和要達成的目標)
(3) Where:何處—-在何處著手進行最好?在哪里做?(工作發(fā)生的地點)?
(4) When:何時—-什么時候開始?什么時候完成? 什么時候檢查?(時間)
(5) Who:何人—-誰去做? (由誰來承擔、執(zhí)行?)誰負責?誰來完成?(參加人、負責人)?
(6) How:如何—-如何做?如何提高效率?如何實施?方法怎樣?(用什么方法進行)?
(7) How much:何價—-成本如何?達到怎樣的效果(做到什么程度)? 數量如果?質量水平如何?費用產出如何?
(8) How feel:客戶感受—-該問題對客戶造成了怎么樣的滿意度上的影響。
2、8D/5C報告
(1)8D報告:
8D是解決問題的8條基本準則或稱8個工作步驟,但在實際應用中卻有9個步驟:
D0:征兆緊急反應措施
D1:小組成立
D2:問題說明
D3:實施并驗證臨時措施
D4:確定并驗證根本原因
D5:選擇和驗證永久糾正措施
D6:實施永久糾正措施
D7:預防再發(fā)生
D8:小組祝賀
(2)5C報告:
5C報告是DELL為質量問題解決而提出來的,即五個C打頭的英文字母的縮寫:描述(characterize);圍堵措施(contain);原因(Cause);糾正措施(corrective action);驗證檢查(closure)。相比于8D報告簡單了些,但是基本思想相同。
為了書寫更優(yōu)良的5C報告,需要遵守“5C”準則:
C1:Correct(準確):每個組成部分的描述準確,不會引起誤解;
C2:Clear(清晰):每個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,易于理解;
C3:Concise(簡潔):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,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內容;
C4:Complete(完整):包含復現(xiàn)該缺陷的完整步驟和其他本質信息;
C5:Consistent(一致):按照一致的格式書寫全部缺陷報告。
3、QC 舊七大手法
(1)魚骨圖Characteristic Diagram:魚骨追原因)。(尋找因果關系)
(2)層別法Stratification:層別作解析。 (按層分類,分別統(tǒng)計分析)
(3)柏拉圖Pareto Diagram:柏拉抓重點。 (找出“重要的少數”)
(4)查檢表Check List:查檢集數據。 (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)
(5)散布圖Scatter Diagram:散布看相關。 (找出兩者的關系)
(6)直方圖Histogram:直方顯分布。 (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)
(7)管制圖Control__ chart:管制找異常。 (了解制程變異)
4、QC 新七大手法
(1)關聯(lián)圖法(關聯(lián)圖法);
(2)KJ法(親和圖法、卡片法);
(3)系統(tǒng)圖法(樹圖法);
(4)矩陣圖法;
(5)矩陣數據解析法;
(6)PDPC法或重大事故預測圖法;
(7)箭形圖(箭頭圖法)。
5、IE 七大手法
IE就是指INDUSTRIAL(工業(yè)) ENGINEERING(工程) 它由兩字詞之首字母組合而成。IE的主要范圍:
*工程分析
*價值分析(V.A)
*動作研究
*工作標準
*時間研究
*時間標準
*工廠布置
*運搬設計
6、改善(IE)七大手法有:
(1)動改法: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,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、更有效率,不要蠻干。
(2)防錯法:如何避免做錯事情,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,精神能夠具體實現(xiàn)。
(3)五五法:借著質問的技巧來發(fā)掘出改善的構想。
(4)雙手法: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,藉以發(fā)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。
(5)人機法: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,藉以發(fā)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。
(6)流程法: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系,藉以發(fā)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。
(7)抽查法:借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。